11月18日【第八讲】2025年肿瘤心脏病学规培课程
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彼此影响预后。为了提升医务人员对肿瘤心脏病学的认识,特开设此课程。
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彼此影响预后。为了提升医务人员对肿瘤心脏病学的认识,特开设此课程。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时表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通常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线,而胆固醇升高被视作高危因素之一,需从早期进行预防、筛查和控制。
会议第二日(10月26日),在二叶瓣TAVR专场(TAVR in patients with a bicuspid valve-2)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陈莎莎医生代表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和潘文志教授团队汇报了国产自膨胀瓣膜VitaFlow系统用于外
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彼此影响预后。为了提升医务人员对肿瘤心脏病学的认识,特开设此课程。
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彼此影响预后。为了提升医务人员对肿瘤心脏病学的认识,特开设此课程。
山海相约,赓续华章。金秋的日照,迎来了一场心血管领域的思想碰撞——9月28日,第二十一届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 2025)与CCI创新学院第十期首站活动,在日照圆满落下帷幕。四天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外的CTO同道不仅展现了精湛的介入技艺,
今天是9月29日,也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Don't Miss a Beat”,中文译为“律动不息”。上海市医学会邬惊雷会长介绍,上海市医学会精心组织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专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希望大家重视心脏健康,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
顶尖医学会议的聚光灯下,人们习惯于仰望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师。大师的每一次操作,都被奉为圭臬;每一句讲解,都被视作箴言。然而,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学术会议(CTOCC 2025)上,一幅前所未见的动人图景,正悄然展开。
今天是9月29日,也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Don't Miss a Beat”,中文译为“律动不息”。上海市医学会邬惊雷会长表示,值此2025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上海市医学会精心组织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专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八场健康
“慢些走,感觉胸口发紧就停步。”9月26日上午,日照市心脏病医院心外科病房内,护士轻扶67岁的刘向斌(化名)完成术后复检。做完心脏超声后,他一手扶床缓缓站起,笑容里满是轻松:“能自己穿衣吃饭,夜里平躺睡整觉,‘新心脏’让我活过来了!”
2次尝试失败,解剖结构特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指导仲昕教授,从选择指引导管开始,步步为营。手术成功的背后,是中国心血管介入技术20年的飞跃,更是一代代医者匠心的传递。点击视频,共同感受这份滚烫的传承。
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律动不息”。近年来,我国年轻人群心血管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心脏健康并非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也需提高警惕,其中压力与焦虑是心脏健康的“隐形杀手”。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
9月21日,在“2025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重塑患者生命轨迹”活动上,阿斯利康宣布正式启动全球慢性病与罕见病研发中国博士后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
2005年,在葛均波院士倡导下,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正式成立。43位中国冠脉介入医师共同立下誓言,汇聚成一股坚定的力量,“攻克CTO”的火种自此点燃,渐成燎原。
心脏、肝脏、肾脏、血糖、血压,这几个词听着耳熟,但背后的危险,却往往被忽略。别等身体亮红灯了才后悔,当初要是早查早防,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人们常常误会,心梗一定会伴随剧烈的疼痛、挣扎,其实并不总是这样。据相关数据统计,有相当一部分心梗患者在发作后瞬间失去意识,几乎没有明显痛苦。心脏一旦停止泵血,脑供血瞬间中断,大脑意识极快丧失,就像电路被切断一样。对于离世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一种“干脆”的离开。
高血压,这三个字对很多中老年人来说并不陌生。体检单上频频出现的红字,家人每日叮咛的“少盐点”、“别生气”,无一不在提醒着:血压的稳定,比我们想象得更重要。
先是ESC大会里一句“别再把注意力从高LDL-C挪开”,像往热闹的派对里扔了一根冰柱;紧接着,一篇篇重量级论文从《Circulation Research》和《Advanced Science》接连上线——速度之快,以至于同行还在消化第一篇的时候,第三篇已经排